BBC 網上 網 絡 純文字頁 | 聯絡/薦言 | 疑難解答
BBC 中 文 網
中文網主頁 
中國報道 
英國新聞 
財經消息 
體壇快訊 
英語教學 
科技動態 
英國報摘 
專題報道 
網上論壇 
節目精選 
廣播時間表 
廣播頻率 
新聞五分鐘(普)
網上直播(普)
新聞五分鐘(粵)
時事一周(粵)
>詳細報道內容
2000年01月2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37北京時間23:37發表
中國收緊對互聯網的控制


中國互聯網業發展迅猛,圖為中學生在北京商場上網


中國互聯網業發展迅猛,圖為中學生在北京商場上網


中國政府宣布了控制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新措施。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公布的新規定正式把國家安全法擴展到互聯網的使用方面。

有關的規定包括,所有的使用者在互聯網上發表新材料之前,必須得到負責保護國家機密的有關部門的批准。

國家機密,定義含混

一些分析家表示,中國政府對究竟什么是國家機密擁有廣泛的解釋權。

事實上,在中國,國家機密可以包括所有有關政府的信息,中國對國家機密的解釋則可以適用於 任何未經批准而公布的信息。

本台在北京的記者說,新規定進一步表明了中國當局對日益發展的互聯網的擔憂。

網上聊天,莫談國事

有關的新規定是以國家保密局的名義發布的。

這個名為《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的文件規定,上網信息的保密管理堅持“誰上網誰負責”的原則。凡向國際聯網的站點提供或發布信息,必須經過保密審查批准。

文件還規定,凡在網上開設電子公告系統、聊天室、網絡新聞組的單位和用戶,應由相應的保密工作機構審批,明確保密要求和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電子公告系統、聊天室、網絡新聞組上發布、談論和傳播國家秘密信息。

中國網民,增長迅速

在中國當局公布這一文件之前,有關方面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去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的數目增加了三倍,達到將近九百萬人,而且目前仍然在增長。

去年,中國當局監禁了一名男子,理由是他通過互聯網向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提供了中國的一些電子郵件地址,這表明了中國當局對互聯網影響的擔憂。

發布新聞,官方壟斷

表明這種擔憂的又一個最新例子是,根據中國的《廣州日報》的報道,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負責人表示,中國的非新聞單位開辦的網路信息機構發布新聞必須經過批准。

 BBC中文網全部內容
  

繁體 簡體


返回BBC中文網主頁 | 返回頁首   
聯絡/薦言
Chinese@bbc.co.uk


© BBC
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 Strand, London WC2B 4PH, UK.
其他語言的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