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詳細報道內容![]() ![]() |
||||||||||||||||||||||||||||||||||||
2004年01月2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50北京時間21:50發表
布萊爾為戰前武器情報辯護
![]() ![]() 未來一周對布賴爾將是嚴峻的考驗
英國首相布萊爾在最近一次媒體採訪中表示,他認為伊拉克戰爭前有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是真實的,他對此“深信不疑”。 布萊爾是在美國搜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小組負責人戴維﹒凱辭職後對英國報紙《觀察家》講上述這番話的。戴維﹒凱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真實性表示質疑。 布萊爾談話中沒提到他當時是否認為真能從伊拉克找到大規模殺傷武器。 按照預定計劃,英國武器專家凱利自殺原因的赫頓調查報告和大學生附加學費的表決都將在未來三天內公布,今後一周,布萊爾將面臨著嚴峻考驗。 不過,布萊爾告訴《觀察家報》說,他仍然打算把首相做到底,還說,作為政府領導人,從來都有職務的“風險”。 警告信 英國另一份報紙《星期日電訊報》報道說,布萊爾不會受到即將公布的赫頓調查報告的批評。 報道說,根據布萊爾的助手透露,不同於其他一些主要領導人的是,布萊爾沒有收到來自赫頓勛爵的將受到批評的警告信。 不過,由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丁布爾比的節目調查顯示,56%的觀眾都希望布萊爾一旦受到赫頓報告批評就應該立刻離開唐寧街。 凱利博士是在被指認為BBC一則引起轟動的報道消息來源之後自殺身亡的。BBC報道中指責政府“渲染了”有關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武器的報告。 布萊爾在接受《觀察家報》的採訪時強調,他對伊拉克戰爭前的情報確信不移。 布萊爾說,“我從來沒有對這些情報的真實性有過任何懷疑。” 上個星期五美國搜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小組負責人戴維﹒凱說,他對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說法表示懷疑。 接著,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也發表了類似評論,鮑威爾說,去年伊拉克戰爭前,伊拉克可能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盟友政策? 此前,英國前外交大臣庫克批評布萊爾說,他相信布萊爾加入戰爭是為了向美國總統布什證明,他是個可以信賴的盟友。 “事實上當然是英國政府渴望參與到戰爭中去,說實話,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關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他們是渴望給布什總統留下印象,他們是可以信賴的盟友。” 庫克說,從這個出來點來施行英國的外交政策就不好了。 與此同時,庫克指出,布萊爾應當利用下周三(1月28日)赫頓調查報告發表之際來澄清事實。 保守黨影子外交大臣安克拉姆也告訴《今日》節目,戴維﹒凱的辭職和隨之而來的各種評論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安克拉姆表示,這對布萊爾也提出了相當嚴肅的質疑。如果人們要信賴布萊爾關於情報的言辭,那現在要找出他評論的依據是什麼,人們需要的是一次公開的調查。
|
![]() |
![]()
![]() ![]() 有關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薦言 Chinese@bbc.co.uk ![]() ![]() |
![]() |
![]() |
© BBC
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 Strand, London WC2B 4PH, 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