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詳細報道內容![]() ![]() |
||||||||||||||||||||||||||||||||||||
2003年12月0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5:28北京時間23:28發表
國際刑警組織下令通緝泰勒
![]() ![]() 泰勒于今年8月流亡尼日利亞 BBC國際事務記者多伊爾: 國際刑警組織對利比里亞前總統泰勒發出紅色通緝令,以涉嫌犯有戰爭罪行的理由追捕這位在今年早些時候迫於美國壓力而下台的前利比里亞領導人。 國際刑警組織的通緝令說,現年55歲的泰勒被控犯有反人道罪行,並且嚴重地違反了日內瓦國際公約。 早些時候,在塞拉利昂的聯合國戰爭罪行法庭曾對泰勒發出過一個拘捕令,但是泰勒逃往尼日利亞,從而躲過拘捕。 奧巴桑喬面臨壓力 尼日利亞總統奧巴桑喬在接受泰勒流亡時說,他希望結束利比里亞蒙受的苦難,並嚴厲警告國際社會不要干預。 尼日利亞目前正在準備主持召開英聯邦國家首腦會議,奧巴桑喬總統很可能認為國際刑警組織發出通緝令的時機會為他造成難堪,因而感到氣憤。預料,這份通緝令將會為要求尼日利亞交出泰勒造成壓力。 但是,奧巴桑喬很可能選擇繼續保護泰勒。利比里亞經歷戰亂,目前並沒有建立一個有力的政府。就連利比里亞國內一些泰勒的反對派也認為,不應該報復這位前領導人,和解可能是最安全的出路。 泰勒被控所犯的戰爭罪行發生在塞拉利昂。當時,塞拉利昂發生了利比里亞支持的以爭奪塞拉利昂鑽石礦藏為中心的叛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薦言 Chinese@bbc.co.uk ![]() ![]() |
![]() |
![]() |
© BBC
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 Strand, London WC2B 4PH, 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