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詳細報道內容![]() ![]() |
||||||||||||||||||||||||||||||||||||
2003年08月07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7:08北京時間15:08發表
港議員批評“動亂之都”論
![]() ![]() 七月一日香港有五十萬人反政府遊行 香港媒體周四(8月7日)報道說,中國政府駐港高級官員警告說,沒有穩定局面,香港這個“動感之都”有可能變成“動亂之都”。 中國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鄒哲開的這番說話,受到香港立法會議員批評為干預香港事務。 “前線”的立法會議員劉慧卿稱鄒哲開的言論是“恐嚇”,而且不恰當。 劉慧卿說:“這是最不恰當的。我認為他不應該干預香港的內部事務。” “香港人行使他們的權利,因此並不需要大陸官員發出這樣的恐嚇。” 民主黨議員涂謹申指鄒哲開“震驚”的言論只會激怒更多香港人,以及使香港人和中國中央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 美聯社引述涂謹申說:“他指的是什麼?香港的局面接近動亂?這裡的人非常不合作而他們所做的是不能夠接受的?當然(他這樣說)香港人會憤怒。” “動亂之都” 《中國日報》香港版引述鄒哲開的話說,“沒有穩定局面,香港這個‘動感之都’就會變成‘動亂之都’,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 鄒哲開在講話中以中國大陸在1966-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沉痛歷史為借鑒提醒香港市民說,“文革”曾使中國陷入十年動亂。 香港親北京的《文匯報》引述鄒哲開的話說,“文革”期間人們整天上街遊行,互相批鬥,“結果經濟瀕臨崩潰,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他表示“那真是一場災難,不堪回首”。 今年7月1日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大陸六周年當天爆發大規模示威,50萬人的遊行使香港政府陷入政治危機。 不少遊行人士因為不滿特首董建華的施政因此要求他下台。其後再有兩次過萬人的集會,要求重新諮詢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以及普選特首和立法會議席。
|
![]() |
![]()
![]() ![]() 有關報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薦言 Chinese@bbc.co.uk ![]() ![]() |
![]() |
![]() |
© BBC
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 Strand, London WC2B 4PH, 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