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詳細報道內容![]() ![]() |
||||||||||||||||||||||||||||||||||||
2003年03月0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39北京時間17:39發表
“非洲難以實現脫貧目標”
![]() ![]() 科特迪瓦忙於內戰、無暇顧及經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說,大多數非洲國家都將無法實現聯合國《千年宣言》中制定的脫貧目標。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包括這些國家出口產品價格疲軟、管理無方和愛滋病泛濫等。 聯合國2000年制定的《千年宣言》稱,要在2015年前,將每天人均收入在一美元以下的人數減少一半。 出口市場 但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今天公布的一份報告說,雖然部分國家確實會取得一定進展,但大多數非洲國家都不大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經合組織說,非洲國家目前貧困現象仍很嚴重、預測的經濟增長幅度並不樂觀。 對非洲國家經濟來說,原材料出口至關重要,但經合組織認為,市場的總體發展趨勢對非洲國家非常不利。 比如,蘇丹、埃及等國的主要出口產品 棉花,交易價格已經跌到1995年水平的一半以下,茶葉、咖啡等價格也有所下降。 人為因素 唯一的例外是可可。目前可可價格相對來講仍然堅挺。但即使如此,可可的主要出產國家科特迪瓦因為去年九月爆發內戰、仍然無法從中受益。 經合組織在報告中強調,治國有方是脫貧的前提。報告認為,在馬達加斯加、津巴布韋、科特迪瓦等國家,內部危機給經濟造成的影響比世界經濟總體局勢帶來的影響更為嚴重。 但報告還說,非洲國家自身無法控制的如乾旱、愛滋病等問題,也是難以實現脫貧目標的一個重要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薦言 Chinese@bbc.co.uk ![]() ![]() |
![]() |
![]() |
© BBC
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 Strand, London WC2B 4PH, 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