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網上 網 絡 純文字頁 | 聯絡/薦言 | 疑難解答
BBC 中 文 網
中文網主頁 
中國報道 
英國新聞 
財經消息 
體壇快訊 
英語教學 
科技動態 
英國報摘 
專題報道 
網上論壇 
節目精選 
廣播時間表 
廣播頻率 
新聞五分鐘(普)
網上直播(普)
新聞五分鐘(粵)
時事一周(粵)
>詳細報道內容
2001年06月20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20北京時間02:20發表
中國互聯網業是否面臨危機?

中國門戶網站近期高層人事變動頻繁,裁員消息不斷。新浪網執行長王志東、網易首席執行官黎景輝和首席營運官陳素貞先後辭職。較早時,新浪網還宣佈在6月底之前將全球雇員人數削減15%。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行業動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國門戶網站陷於困境。

但同時又不乏積極的消息,如美國在線與聯想集團合資在中國提供網上互動服務﹔香港寬頻網絡服務公司(i-Cable)籌措收購網易,等等。 而且,儘管很多互聯網公司看來處境艱難,互聯網用戶卻在猛增。

您認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是否處境險惡?突破困境的關鍵是什麼?歡迎您發表意見。

談心聲 提意見

有兩個地方小孩能打敗大人,一個是武俠小說(當然是胡說八道),另外一個地方就是IT界,這個可是真事兒,小朋友把五角大樓弄得蒙頭轉向也不是新聞了。但這是不是說明了IT業本身也多少有些荒唐呢?怎么沒聽說別的學科的什么神通能把資深的成人學者勝了呢?
鱉龍

中國人為互聯網經濟帶來巨大的人氣。中國的網絡基礎建設,尤其是大城市寬帶網絡的迅速發展,正在為全球大型網絡傳媒和網絡器材供應商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國際資本市場對網絡經濟的大幅炒作,純粹是市場投機行為,不管短期內做多也好,做空也罷,都不會影響網絡經濟長期的向前發展。
George,中國

中國互聯網的困境比美國的dotcom 危機好象還來得晚一些吧。
都督

我覺得互聯網的出現是超越了這個時代,當今的人們還沒有學會更好地利用這一工具,我想多少年過去后,人們會發現今人用互聯網的方式的初級和幼稚。我看過一個片子叫《The God must be crazy》,我想這就和片子中非洲部落的人對天上掉下來的一個瓶子一樣,不知所措,徒生煩惱。
超越時代

本人認為中國互聯網行業之所以陷 入困境,始終是中國政治未能開放所致。互聯網是一個資訊流通的媒介,但中國政府依然未能完全掌握其對社會、政治和人民思想的影響,故對互聯網上的資訊諸多限制,直接影響互聯網的客觀價值及發展潛力。另外,互聯網是全球化的一種表現,而中國政府的意識形態又是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全球化」,所以互聯網始終是影響中國政權權威的潛在壓力。
fai,香港

在中國,私人企業不可能長盛不衰. (太子黨除外)
一針見血, 中國

現在的問題是對互聯網這塊"新大陸"人們的安全感信任建立不起來。暢想一下,如果互聯網是安全的,每個網上的ID的身份都是真實的,也許很多事情人們都可以在網上放心地進行,人們可以在網上學習知識,人們可以在網上工作,人們可以在網上議政,人們可以由他/她在網上的表現給他/她評定信用點,道德點,知識點,人們甚至可以放心地以此方便快捷地選出他們的國家元首以及各級公務員,國家領導人可以不必花那麼多的錢去訪來訪去,有什麼不滿可以在網上抗議(那時候就不會發生六四這樣悲慘的事件了)﹔找工作可以在網上面試,社會的生產和需求都不會出現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
暢想, 互聯網烏托邦

IT的症結是太商業化了,有些此消彼漲讓人看不出什麼理由,就像錢記臭豆腐戰勝趙記豆腐乳,然後又被孫記豆腐乾打倒,如此紛爭不息。IT業需要IT業的秦始皇,需要車同軌,書同文,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有繼承地發展。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 濫變的IT(非意大利)

中國的網民需要保護。。。請牢記我們的偉大領袖江主席的教導!沒有互聯網,中國將多清淨!
e大嘴, e中國

我覺得互聯網好像為計劃經濟模式又找回了生命。以前批判計劃經濟說國家統一管理籌劃經濟發展如果面面俱到既管不過來,也管不好﹔我想如果普及計算機網絡呢,國家就以可能的高效率來掌握國民的需求來運作國家的經濟,當然這並不妨礙對個人的自由和創造性的發揮﹔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政治上也有可能實現全民參政,教育上也可以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民教育,還有其他的種種能依靠計算機網絡實現的社會發展的飛躍。總之,互聯網能使社會成為一個血脈暢通的高效率發達的有機體社會,而像在歐美這樣實行盲目自由競爭,最多國家提供杠桿調控的低級生物群落社會裡互聯網的存在是沒有很大的意義的,也不會有很大的前途。
偶有一主意, 加拿大

橫看成T側成I, 大寫小寫各不同。 不識IT真面目, 隻緣身在IT中。 是的,這首歪詩表達了我對IT弄潮兒亦或"落水兒"的"悲慘生活"的無奈
Visual蘇軾,

大浪淘沙,英雄方能現。
wxd

我覺得互聯網行業的危機不是中國的,是整個這個行業的﹔事實上這個危機也不是只是互聯網的危機,而是整個IT業的危機。我所指的危機就是它的盲目性,發展得很快了,發展得很成熟了,就好像鑄劍名師造出一把稀世寶劍,大家都頭昏腦漲地圍著又是慶祝又是讚美,等冷靜下來,才要問要用這把劍來乾什麼,切菜殺豬這個需求好像已經得到滿足了,究竟還需要不需要為了鋒利而鋒利?一句話,IT是工具,互聯網也只是工具,危機就在於需求研究方面的欠缺。
橫看成I側成T,IT國之外


請發表意見

姓 名

電子信箱

國家或地區

意見

聲明:BBC將盡可能發表各位的意見,但是不能保證所有的電子郵件都會在本網站發表。BB也保留發表時進行編輯的權利。

 BBC中文網全部內容
  

繁體 簡體


返回BBC中文網主頁 | 返回頁首   
聯絡/薦言
Chinese@bbc.co.uk


© BBC
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 Strand, London WC2B 4PH, UK.
其他語言的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