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詳細報道內容![]() ![]() |
||||||||||||||||||||||||||||||||||||
2001年01月3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33北京時間17:33發表
歐洲互聯網公司大多仍虧本
![]() ![]() 互聯網公司快速燒錢 根據最新發表的一份報告,歐洲絕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目前還是處於虧本的狀況,而且其中不少公司資金消耗的速度越來越快。 不過和上一次的調查比起來,法國的互聯網公司出現了小幅的成長。 根據一家會計顧問公司-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就歐洲網絡業進行的一項調查,歐洲的頭150家互聯網公司中,只有28%在2000年第三季(七月到九月)有贏餘。而根據相同的調查,前一季(四月到六月)有賺錢的公司佔45%。 在這次參與調查的150家公司裡,有23家目前處於"危險狀態",資金在今年九月之前就有可能耗盡。追根究底的原因在於互聯網公司消耗大量資金,搶攻市場佔有率。 互聯網公司的業績可能成長快速,但是相對來說,花錢的速度也很快,根據普華永道的調查,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仍在"燒錢",意思就是說他們在公司上投注了大批的資金,但是買賣和服務的業績卻賺不回成本,導致他們賠下更多的錢。 燒錢的速度 "燒錢的速度"指的是一家公司距離耗盡所有資金所剩下的時間,平均來說,歐洲互聯網公司只剩下18.5個月可以生存,和第二季比起來,少了一個半月。 進行調查的普華永道會計師行表示,150家參與調查的互聯網公司,就市場上的資金來說,都是歐洲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總計佔有全歐洲互聯網公司95%的股票市值。 調查當中表現最糟糕的是所謂企業對消費者(B2C)的電子零售業,平均的生命只剩下16個月。 至於所謂企業對企業(B2B)的電子商務,情況比較好,平均的生命剩下21個月,第二季時這些公司還有23個月可活。 普華永道表示,2000年四月全球股市的科技股開始下跌,導致了歐洲互聯網公司燒錢速度加快,市場上的互聯網公司籌不到錢,新的互聯網公司募集的資本也比預期的少很多。 調查警告投資人要謹慎選擇投資的對像,因為全球股市普遍下跌,讓歐洲互聯網公司兩極化的程度更加嚴重,表現最好和最差的公司有很大的差距。 法國互聯網公司小幅成長 針對2000年第二季所做的相同報告顯示,150家歐洲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中,德國佔了三分之一,其次是英國,但是最新的報告卻顯示情況有了改變。 150家歐洲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裡,多了兩家英國公司,總計英國公司有37家,佔了參與調查的150家公司16%的股票市值,而德國公司有45家,佔了35%的股票市值, 在這當中,法國網路公司多了三家,股票市值從7%成長到19%,其中最大的變化屬於法國的一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ISP)- Wanadoo,分析家認為,這顯示了經營ISP受到投資人普遍看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絡/薦言 Chinese@bbc.co.uk ![]() ![]() |
![]() |
![]() |
© BBC
BBC World Service Bush House, Strand, London WC2B 4PH, 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