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Access keys helpA-Z index
BBC中国
-----------------
其他BBC网站

2009年06月1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0:44北京时间 18:44发表
"金盾"失利引出"绿坝"横行
点评中国
周世雨

中国互联网使用者
中国当局称要过滤网络上的不良内容

正当"邓玉娇刺官"被大陆亿万网民炒得沸沸扬扬,官方疲于招架之际,"绿坝"事件又在网上掀起波澜。网民的声讨和抵制声浪有使北京当局陷入"绿坝门"窘境的态势。

据多方专家测试发现,中国政府每年投入4千多万元的"绿坝"采用了病毒软体技术,可以监控象WordPad,Skype,和QQ聊天等众多应用程序,可以监控网络通讯和盗取用户信息,并有图像过滤,尤其是强大的文字过滤功能。但却使用户电脑容易遭受骇客攻击。

尽管官方一如既往地宣称"绿坝"目的在于"保护青少年免受互联网不良信息影响",但为此目的只须在有青少年的家庭和场所安装"绿坝",大可不必强制要求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所有电脑都预装"绿坝"。

事实上,媒体报导对"绿坝"文字过滤的测试显示,被滤的关键词绝大多数都是被中共视为政治敏感的词汇。其用途明显同官方说辞大相径庭。这不禁让人联想起2005年哈佛大学对中国网络封锁的调查,其结果显示当局对法轮功,民运,西藏等问题相关网站的封锁率极高,而对色情网站的封锁率还不到10% 。

其实,北京当局在此时强制推行"绿坝"主要原因是其在网络封锁和监控上的严重失利。

对抗与反对抗

据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导,自2001年起至今,北京当局投入逾十亿美元建设的控网金盾工程同以动态网(自由门)和无界为代表的,由法轮功修炼者组成的反网络封锁力量之间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网络信息战争。双方的封锁和反封锁技术在激烈的较量中相互追逐。但是到2006年无界,动态网,花园网,火凤凰和世界通联合组成"全球互联网自由联盟"(自由联盟)时,该联盟的反封锁技术已占上风。自由联盟每花一元钱,北京当局就需要投入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对抗。
论坛

时至今日,自由联盟在大陆的用户数目平均每天都有上百万。上海人权律师郑恩宠认为在上海一地使用该联盟反封锁软件的人数就超过2百万人。这些情况说明金盾工程所采用的在国家网关级别的封锁在这场信息战中已经明显失利。"绿坝"实质上是将在国家网关的封锁强行移植到每台个人电脑终端,以图更加有效的封网。专家测试证实,"绿坝"企图屏蔽的反封锁软件只有两个:自由门和无界。尽管如此,自由联盟却已经证实其具备了使"绿坝"失效的技术。

另外,尽管北京当局雇佣了数万的网络警察,大陆网民愈加强烈的维权意识和行动使当局对网络信息的监控遭受重挫。仅去年以来,从华南虎照事件到高官猥亵女童案,从瓮安"俯卧撑"到毒奶粉事件,从杨佳杀警到邓玉娇刺官,大陆民众的网络维权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社会力量,严重冲击着中共的信息垄断,使其合法性遭受质疑和挑战。

面对困境,北京当局被迫出招"绿坝"尤如饮鸩止渴。暂且不论"绿坝"在技术和执行上的可行性,单把"绿坝"这类病毒软体强行植入民众电脑,而在社会法制和道德层面带来的长久性问题可能远远超越"绿坝"所能给当局带来的一时心理安逸,而由此激起的民怨可能对当局自己承认的"严峻复杂"处境更为不利。

注:周世雨教授是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计算机信息专家。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您可以用下表发表评论:

姓名
电子邮址
国家/地区/详细地址
主题
意见/内容

声明:BBC将尽可能发表各位的意见,但是不能保证所有的电子邮件都会在本网站发表。BBC也保留发表时进行编辑的权利。
你的评论和意见BBC可能在其全球任何媒体平台发表




繁体



下载或者预订本节目的播客


有关报导
"绿坝"不能"罢掉"网友的自由表达权
2009年06月11日 |  中文网主页
专家:“绿坝”存在黑客袭击风险
2009年06月11日 |  科技健康
中国要求电脑安装网络过滤系统
2009年06月09日 |  科技健康


BBC中文网 - 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