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蒂诺维奇获当庭释放
|
设在荷兰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刑事法庭(简称前南刑庭)对塞尔维亚前总统米卢蒂诺维奇等6名高级领导人做出一审判决,米卢蒂诺维奇被判无罪并获释。
但包括前南联盟政府副总理沙伊诺维奇等另外5人,因参与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迫害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犯下反人类罪或战争罪,分获15年到22年不等的刑期。
其中,前南联盟政府副总理沙伊诺维奇被判有期徒刑22年,前南联盟军队将领内博伊沙·帕夫科维奇有期徒刑22年,前南联盟警察部队将领斯雷腾·卢基奇有期徒刑22年。
而前南联盟军队总参谋长奥伊达尼奇被判有期徒刑15年,前南联盟军队将领拉扎雷维奇被判有期徒刑15年。
这是前南斯拉夫刑事法庭首次就塞尔维亚部队,在90年代对科索沃阿族和其它非塞族居民发动大规模迫害行动的指控作出判决。
米卢蒂诺维奇于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担任前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但他当时只被视作一位傀儡总统。
米卢蒂诺维奇和另外5名前高级领导人早些时候都否认涉嫌犯下4项反人类罪和1项战争罪。
“非实际掌控”
米卢蒂诺维奇被判无罪,其他5人分获15至22年不等的刑期
|
设在海牙的联合国前南刑事法庭裁决认为,现年66岁的米卢蒂诺维奇当时没有直接掌握对塞尔维亚军队的控制权。
法庭宣布米卢蒂诺维奇“将立即从前南刑庭释放”,今后将不再受审。
来自英国的审判长伊恩·博诺米把责任指向了前南斯拉夫总统米诺舍维奇。
博诺米说,实际上,正是米诺舍维奇这位被称做“最高司令”的人物,在北约轰炸前南联盟期间掌握了对军方的实际控制权。
上世纪90年代,米诺舍维奇的塞尔维亚部队试图镇压在科索沃占人口多数的阿族人的独立运动。
塞尔维亚大规模迫害科索沃阿族人的行动遭到北约军事干预﹐塞族军队被驱逐出境。
1999年,科索沃被北约军事管制﹐成为联合国托管地区,并在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